編者按:2020年,農曆庚子年,新冠病毒肆虐中國。在舉國上下萬衆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南航廣大同學無論身在何方,都盼望這場抗“疫”戰争早日獲勝,也許很多同學正在以各種方式參加這場庚子戰“疫”。為了彰顯南航學子與全國人民一道,衆志成城、同舟共濟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戰争的信心與決心,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擔當與風采,向全社會積極傳播正能量,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特舉辦“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征文活動。
伟德bevictor中文版網站特開設“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專欄,刊發廣大同學的優秀作品。本期特刊發自動化學院劉佳源同學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2020年2月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文章,一時激起中國官方和民衆的激烈反應。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百年之前,中國曾被嘲諷為“東亞病夫”的那段令人屈辱悲憤的曆史。難道在外媒眼中,真的像該文章的标題所說的那樣,現在的中國,還是亞洲的病夫嗎?
這篇在疫情迅速爆發背景下的文章,将此次疫情視為中國經濟崩潰的一個“導火索”。文中說到,因為某種蝙蝠病毒,像不可阻擋的重型卡車一樣的中國這周消停了,盡管中國當局努力控制疫情并重新開始經濟發展,但這個正逐漸習慣了中國勢不可擋的崛起的世界,正提醒人們,沒啥東西,包括是中國的實力(崛起),是可以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文章還說,中國對這場危機的最初反應并不值得好評。武漢政府行事秘密且自私。國家主管部門做出了強力回應,但目前看來效果不佳。中國的城市和工廠正在關閉;病毒繼續傳播。
文中甚至設想了一個沒有中國威脅的美國單邊世界的未來。且不談标題有多少貶損的含義,僅從其内容上來看,就十分偏執。直到現在,美國部分官員和精英,在内心深處仍然有着霸主國的優越感,且伴随着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以及中國實力高速發展,這種優越感越有了自我展示和宣洩的迫切需求。
與這篇文章有着類似性質的,還有近期火熱的“傅瑩怼佩”事件。2月14日,美國衆議院長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會議首日活動中講話稱,各國在建設5G網絡時應遠離中國科技公司華為。佩洛西認為,中國正尋求通過電信巨頭——華為來輸出其數字“專制”。傅瑩那句“您真的認為民主制度這麼脆弱,華為區區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脅到它?”的精彩回怼,重重反擊了佩洛西的诋毀,為中國赢得了掌聲。
在科技層面上,盡管中國的整體實力還遠不如美國等發達國家,但近年來發展之迅猛、快速,卻令人驚歎。尤其在5G技術上,從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專利數據報告可以看出,華為以3147件排名第一,中興通訊以2561件排名第三。中國軍團占到最新5G标準必要專利披露數量超過三分之一,實力強勁。無怪乎面對美國圍堵,英國、法國、德國等等二十多個國家仍選擇了華為5G設備,允許華為将5G工廠建在了歐洲。
從華為等中國高科技公司展露鋒芒,我認為可以看到中國在未來科技方面的腳步逐漸加快,如今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于世界,這是幾十年前的中國難以想象的。不僅是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國際影響也在逐漸擴大。不能否認,由于近代曆史上的中國曾經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落後于西方列強,遭到過無數屈辱與侵略。其中包括具有貶低意味的“黃禍論”、“滿大人”等等。而這種固有的刻闆印象,在西方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也保留了些許。其實從佩洛西對華為的态度,也能看到部分美國人對華的姿态。他們習慣了一直以來的絕對強勢地位,眼看中國不斷進步不斷崛起,說不心慌也不太可能。因此,有些官員便處處貶低诋毀中國,企圖占領道德高地,使得西方世界其他國家望而卻步。這些人依然做着美國霸主的夢不願醒來,然而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早已悄然而至。
當然,即使某些外媒明裡暗裡貶損嘲諷中國,當這場疫情無可避免地擴大,發展為全球性質的瘟疫時,人們開始贊同中國采取的極其迅速而有效的隔離措施。英國《泰晤士報》引用牛津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教授、全球健康網絡負責人特魯迪·朗的話說:“中國努力控制疫情,這是其他國家病例不多的關鍵因素。全球正在付出巨大努力了解新冠病毒的科學原理,中國的努力至關重要。我們了解的許多情況都來自中國的數據共享。” 菲律賓《聯合日報》、日本《中文導報》、印尼《國際日報》、俄羅斯《龍報》等多家華文媒體報道了中國抗擊疫病的情況。美國《美南新聞》、加拿大《七天》周刊、非洲僑網、日本《留學生新聞》等海外華文媒體也通過新媒體平台,紛紛轉發中國相關報道,積極向海外傳播抗“疫”故事。巴拿馬國際時事評論員胡利奧·比利亞拉斯巴拿馬《星報》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政府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體現出高度國際責任感。
除了國外的媒體,我們還能看到,普通外國民衆對于中國疫情的态度多是支持和鼓勵。在Ekstra Bladet(丹麥小報)的官網上有過一次投票:丹麥到底應不應該為辱華漫畫道歉。79%選擇了應該道歉。投票者認為國旗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征應該對其抱有着尊重。除此之外,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數外國友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最真心的祈禱和鼓勵,呼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捐贈口罩、捐贈物資、捐贈善款……展現人性的溫暖。
通過考察中國戰疫的外媒視角,我察覺到的是,随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話語權的擴大,我們越來越開始注意到中國所塑造的國際形象。值得欣慰的的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上,我們不僅要走的快走的穩,還要走的理直氣壯。我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個世界大國,有信心、也有實力邁入世界強國的行列。當我們走出國門的時候,我希望能作為中國人收獲他人的友好和尊重,赢得自豪感。
不過,這世界并不是抱着絕對的善意來對待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的。由社會意識形态産生的敵對态度,由國家利益沖突造成的排外情緒,由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帶來的認知偏見,由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導緻的侮辱謾罵……總是存在。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失誤;更何況,哪怕自己做的再好再正義,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有可能導緻對于中國的批評甚至惡意攻擊。對于這些不良善的言行,我們值得暴跳如雷、牙呲必報嗎?我以為大可不必。最令人佩服的,是像傅瑩、華春瑩等那樣,用自信優雅的姿态,給予擲地有聲的回應和駁斥。
當我們再次看到那句“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時,我們便能認識到,中國其實早以不是從前的那個“東亞病夫”了。盡管外媒的刻闆印象還未徹底改觀,歧視和偏見仍然存在;但是如今,發展了的中國完全可以有底氣,去更新定見、證僞謬論。這次疫情到現在為止,的确使數以萬計的中國人病了,病得很嚴重。然而,真正“生病”的,不是中國本身,卻是部分冷漠旁觀、不斷嘲諷的部分外媒,以及延續百年的西方中心的傲慢與偏見。疫情中真正的中國形象,則在中國采取的行動和取得的效果中呈現。
(圖片來自世衛組織官微)
正如幾天前在世界衛生組織官方微博發布的考察組領導者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所說,“中國方法是目前我們唯一知道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他令人動容地說道,“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世界虧欠你們!我想當這場疫情過去的時候,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了很多,也經曆了很多。武漢人是砥砺前行的。”
姓名:劉佳源
指導老師:王智
(編輯:呂帆)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