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

當前位置:首頁  思政課教學

我眼中的庚子戰“疫”丨家鄉武漢 天空閃耀着群星

時間:2020-03-19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633

編者按:2020年,農曆庚子年,新冠病毒肆虐中國。在舉國上下萬衆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南航廣大同學無論身在何方,都盼望這場抗“疫”戰争早日獲勝,也許很多同學正在以各種方式參加這場庚子戰“疫”。為了彰顯南航學子與全國人民一道,衆志成城、同舟共濟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戰争的信心與決心,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擔當與風采,向全社會積極傳播正能量,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特舉辦“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征文活動。

伟德bevictor中文版網站特開設“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專欄,刊發廣大同學的優秀作品。本期特刊發自動化學院何雨骁同學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寒假前的最後一天,我收拾行囊,暫别金陵,回到家鄉武漢。

剛從漢口火車站下車,我便立刻驚訝于眼前緊張的氛圍:多數人戴上口罩匆匆而行;少見這麼多警察同時在一處火車站維持秩序;遠處本該商業繁華的步行街被圈入警戒線——“禁止通行”。幾天前我已經聽說過新冠肺炎的事情。我的家鄉,居然成了疫情最嚴重的城市。這一次,我真正體會到處于“被關注焦點”的焦慮與無奈。

不出兩天,張燈結彩的鬧市變成了空蕩蕩的大街,留下送貨員獨自奔忙,給這個城市一些零星運轉的印記。



無疑是讓所有人難忘的冬天了我們本該普天同慶迎接新春的到來,卻被這嚴重的疫情瞬間困入“牢籠”。疫情的嚴峻形勢還在擴散:一夜之間,武漢封城、湖北告急,全國人民的心高高懸起!

瘟疫遽然降臨之時一座命運未知的被封鎖之城彌漫着懦弱、恐懼逃避。每天,面對着新聞中那些可怕的數字,時常感到深深的無力;看到網絡中或善或惡的言論,不由得情緒在感動和憤怒交織的空間中掙紮;瑟縮在狹小房間裡,不知何時才能脫離凜冬的束縛,抵達思念的遠方。這時身處武漢的我們,容易變得敏感、脆弱,容易揪着網絡上少許不善的言論怒他人,更可能對着緊閉的小區大門感到憤憤不平。在天災面前,在巨變之前,人性總是趨向于歸咎,尋找發洩的窗口。




好在,短暫的不和諧與摩擦并不能主導大局。在這座城市被封鎖的40來天裡,武漢人的心,從最開始的怨天尤人,到後來的趨于平和。在我看來,是舉國上下各地同胞對我們的關懷與支持,讓我們奮起、重新在心靈的層面上走到了一起。早起,能刷到各界對我們城市的捐贈、幫助等消息;時常能收到老師同學們的問候和鼓勵;沖在一線的工作者将生活、防疫物資通過安全途徑交到我們手中;“晚安計劃”讓我帶着感動度過漫漫長夜。我們不再抱怨食物的匮乏和昂貴,也不再指責諸如“健康情況上報”等繁瑣的政策。我們逐漸理解并支持各種嚴苛的戰疫做法。因為,我們能感受到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贈予我們的善意。

黑暗中還有光芒,嚴寒中也有暖流。因為有堅守者的血肉長城,有逆行者的奉獻旗幟,還有志願者的善意篝火。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我們更加深刻的感知到個體與國家命運的休戚與共隻有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才明白原來我們一直是被那些最勇敢的人守護着

風雷激蕩,乃見使命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總體戰、阻擊戰中,白衣天使們的熱血赤誠,更有各個崗位人員盡職盡責、團結一心的工作大批大黨員沖鋒在前、頑強拼搏;最可愛的召之即來、敢打必勝;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基層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奮戰;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團結起來,組成了一張巨大的病毒包圍網。我無法一一去記住他們的名字,也無法去詳細訴說他們的故事,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們憂樂天下的堅定目光和堅實腳步

我的家庭,也在疫情期間做了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的這段日子裡,父母一邊線上辦公,一邊作為社區志願者,安排并落實物資發放與居住人口統計。母親常常去慰問社區居住的老人,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有時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送到他們家裡。家裡的電話總是忙個不停,一張一張的表格記載着多少志願者的辛勤付出。送貨員把物資交到他們手上的時候是放心的,居民們接到物資的時候是滿懷感激的。看到鄰居們的笑容,感到心都是溫暖而發亮的。

我也決定盡一己之力。了解到部分高中教師無法到崗的情況,經過與班主任老師的慎重商量,我主動填補網課教師的暫時性空缺,帶領高一的孩子們學習英文,陪他們迎接另外一場挑戰。我回憶從前的備考經曆,分享給他們解決閱讀題和七選五的技巧。為了提高閱讀能力并擴充詞彙量,我帶他們閱讀China Daily上面的新聞;對比部分外媒的言論,告訴他們緊跟時事的同時,更要注意辨别真僞。我給他們講述方艙醫院“清流哥”的故事,以專注、勤奮、擔當來共勉。

我這才發現,看似簡單淺顯的知識,原來需要準備那麼久才能講得透徹。每一個語法要點都要琢磨清楚,課件上面的細節也應毫不含糊。在這段時間,同學們認可了我的教學方式,我也鞭策自己弄懂了從前學習過程中的疑問,算是一種小小的成就了。網絡那端一句“老師辛苦了”,是我備課至深夜的莫大動力。能跟這批小不了我幾歲的少年們一起度過這些特殊的日子,我感到安心。

226,一部把鏡頭聚焦到封城後武漢普通人日常的紀錄片《在武漢》線上映。幾萬條彈幕裡,是滿屏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背景音樂響起的第一秒,我的眼眶開始止不住酸澀。



這是真實的武漢故事有護送醫務人員的出租車司機志願者,有幫助募集并運送醫療物質的探險隊隊長,有免費給自己小區送菜的大姐......在這座封鎖的城市裡,每個角落都上演着痛愛,失與得,怅惘與期望但是沒有沉淪和絕望。鏡頭中的每一個人,還有更多默默工作的萬千普通人,是真正的社會脊梁,是這個英雄城市的新時代英雄。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武漢天空上閃耀着群星,他們一一對應着魯迅筆下的人有專家、醫生、護士、警察、司機、記者、快遞員網格員建築工、志願者......正是這無數“逆行”的。為國立心,他們用不計生死的付出诠釋了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為民立命,他們用感人至深的人格力量書寫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意。疫情之下,他們讓悲觀者前行,讓無力者有力,讓我們看到遠方的光亮,讓國家為他們感到自豪。所有胸懷天下真正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人都會因這些星辰的熠熠生輝而流下熱淚。

一擡頭,望到窗外,樓宇的陽台上又有人在喊“武漢加油”。一股暖意從心底而生。我們熱愛這座城市,期待每一條疫情好轉的訊息,盼望我們的家鄉恢複活力的那天。到那時,我們再約上好友去江灘漫步,去東湖賞花;黃鶴樓仍然遊人如織、登高俯瞰江漢三鎮,戶部巷還是人聲鼎沸、滿滿飄香的煙火氣,昙華林一定有不少小情侶約會拍照、洋溢羨煞人的幸福……




可是現在,這場與病毒的較量仍未結束,前線人員仍然忙碌地穿梭于生死之間,我們還在奮戰與等待。等到塵埃落定,那些記錄曆史、關乎生命的每一個數字,都必須被銘記。我等學子都是這場“庚子戰疫”的親曆者。無論現在學習什麼專業将來從事什麼職業,我想我們都會因為這場戰役,更能夠常懷天下之心常憂天下之事更能夠将個體的安身立命,深切關聯于家國天下




學生:何雨骁  

指導老師:王智

(編輯:呂帆)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