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

當前位置:首頁  思政課教學

鑄魂育人 立德樹人 紮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時間:2020-03-20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1080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一年來,學校黨委認真貫徹會議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工作、思政課和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六個要”标準,遵循“八個相統一”原則,旗幟鮮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黨的領導,全面構建思政課新格局

強化主體責任。學校黨委專題研究,統籌設計,系統謀劃,把辦好思政課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2019年,召開6次黨委常委會、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研究部署思政工作、思政理論課建設和伟德bevictor中文版建設,黨委書記和校長率先垂範,做到“四個帶頭”,即帶頭參加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帶頭走進課堂講授專題思政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

強化條件保障。學校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部門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在學校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中優先保障伟德bevictor中文版建設;職能部門在師資引進、學位點建設、課程教材改革、評優表彰、職務評聘等方面重點支持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形成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将思政課全部納入重點建設行列,在經費投入、課程立項、項目申報、課程教材改革等方面重點支持。“雙一流”建設經費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投入200萬元,國撥經費“英才培育計劃”支持思政課建設3門次,支持“課程思政建設”課程4門,設置專項經費支持在線課程建設。

強化馬院主導作用。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思政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多次組織赴伟德bevictor中文版調研,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座談,就思政理論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伟德bevictor中文版建設等,了解現實存在問題,了解一線教師的需求。2018年12月,黨委常委會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研究出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伟德bevictor中文版建設的若幹意見》,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提出16條意見,2019年開始全面實施,舉全校之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确保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

牢牢把握關鍵,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素養

壯大教師隊伍。學校制定人才引進機制做優增量,開通“綠色通道”,将伟德bevictor中文版引進人才條件單列,多渠道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舉辦思政課教師專場招聘1場,從高水平大學引進思政課專職教師12名。整合資源做大總量,依托“思政教育研究中心”“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等平台、依靠校友思政工作首席專家團隊等,統籌建設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素質優良的思政教師隊伍。一年來,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各項人才計劃和獎勵榮譽申報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2019年新增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批中青年骨幹1人、全國最美教師1人、江蘇省“領航·揚帆”計劃1人、江蘇省社科優青1人、江蘇省五四青年獎章1人、江蘇省委宣講團成員1人,江蘇省教育廳宣講團成員1人。另外還有4人次入選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候選人和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提升教學能力。學校構建了“2433”思政教師能力提升體系,即建立了思政教師“傳幫帶”和“集體備課”兩項制度;開展“四個一活動”,思政教師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公開課觀摩、參加一次專業培訓、參加一次教學比賽、寫一份思政課教案;為思政教師設立了思政課教改、相關評獎和人才培養工程的“三個專項”;建立了思政課教學案例庫、教材庫、專家庫“三類數據庫”。

創新教學模式。學校堅持守正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研究型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多媒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課中課後小組活動等多種方法,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聽得懂的語言,将“高大上”的理論講得“接地氣”,将“有深度”的知識講得“有溫度”,讓學生“擡起頭”“聽進去”,進一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使學生“入耳、入腦、入心”。

改革評價方式。學校建立健全了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在教學評價中增加學生評價的比重,實行APP随堂量化評價,并将評價結果與績效考核和津貼分配相挂鈎,倒逼思政教師在提升教學質量上下功夫。目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開放課程,思政課教學團隊也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提升教學技能。通過集體備課、互聽互評、教學觀摩、教學競賽等形式,推出優質思政系列公開課(已推出新時代榜樣思政公開課1次、優質系列公開課4次),在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建立教學案例庫、教材庫,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技能。

強化課程建設。将思政課全部納入學校重點建設課程行列,通過組織團隊,系統謀劃,聯合攻關,建設高質量思政課程,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建成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打造思政課程“全系列”,即:精品思政課程系列,思政實踐課堂系列,精品通識思政課程系列,優質思政公開課系列,“新時代榜樣”思政公開課系列,專業課教師進思政課堂系列等。

強調教學研究。凝練思政課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思政課教學規律,以教研促教學。《确定問題域,提升親和力,追求實效性,構建“川流不息”思政政治教育新模式》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項目擇優推廣學校相關經驗做法;《堅持實效原則,彰顯五種意識,全面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與建設》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精準謀劃施策,全面畫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同心圓

深挖校内各類課程思政教育資源。構建了以思政課為“圓心”,新生研讨課、學科拓展課、通識課為“一環”、專業課為“二環”、實踐課為“三環”的環環相扣思政課體系。開設157門新生研讨課、281門學科拓展課,開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課程思政微課大賽”,推出《物理與藝術》《航天、人文與藝術》等一批思政示範課;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競賽”,推出了《計算流體力學的未來展望》《工程倫理學》《合成孔徑雷達:對 “我們” 意味着什麼》等一批精品示範課。緊密對接人才培養目标,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家國情懷,突出價值導向和思想引領。

深挖“川流不息”團隊思政資源。組建了以“川流不息”思政團隊,構建了老中青、校内外全參與的“五系列”思政育人共同體。即構建了徐川領銜的“頂天立地談信仰”系列黨課,何畏帶領輔導員隊伍領銜的“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系列課,王智組建骨幹思政教師開設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導學專題”系列講座,李晉斌聯合年輕專業教師推出的“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系列課,退休老同志丁榮茂帶領退休教師領銜的“南航曆史與文化”系列課。構建全校上下聯動、校内外互動的思政育人共同體。“川團”成員不斷發展壯大,已日益成為廣大青年學生歡迎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深挖軍工文化基因思政資源。學校弘揚“航空報國”辦學傳統,打造“五個一”思政大課堂。打造“愛國奮鬥·南航擔當”校友總師系列思政公開課。推出“愛國奮鬥﹒南航擔當”校友總師思政公開課、校友院士思政公開課、校友重大科研團隊思政公開課13場,邀請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北鬥三号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武直-10總師吳希明、AG600水陸兩栖飛機總師黃領才、梅宏院士、葉培建院士、“嫦娥四号”團隊等20多名校友總師、校友院士和校友重大科研團隊擔任思政工作首席專家,面向20000餘人次師生講授“航空報國”情懷,分享自我成長的心路曆程,10萬餘人次在線參與,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社、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等三十餘家媒體進行報道。打造榜樣思政課堂。在全校開展向“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院士學習教育活動,連續10年舉辦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評選出100餘位優秀師生典型,發揮身邊英雄的模範示範作用。打造場館思政課堂。拓展思政課堂的物理空間,充分發揮校史館、航空航天館等文化場館在大思政領域的育人功能。打造話劇思政課堂。編演原創校園精品話劇《中國直升機泰鬥王适存》,所有角色均由不同專業的在校學生扮演,入情入境的體驗和跨越時空的情感交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航空情、報國志。話劇成功入選“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定期開展“軍工記憶”專項實踐、國防企業面對面等實踐活動,開拓校外軍工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好師生“行走的課堂”。


深挖疫情防控的思政元素。學校按照“停課不停學”要求,制定完善的思政課教學實施方案,組織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将疫情防控素材融入思政課教學,特别是抗疫鬥争中所湧現出來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制度、中國優勢等内容,努力用好用活抗“疫”教科書。推出“線上課程思政系列公開課”,号召專業課教師以防疫抗疫為切入點,用疫情作為鮮活的“教材”,從專業角度進行解讀,湧現出了《物理學家的不朽“戰役”》、《從火神山建設看機械工程和工程圖學》、《從流體力學觀點看科學防疫》等一大批思政金課,吸引了數千名學生“刷屏”“點贊”。推出“研途”系列思政教育新媒體産品,堅定戰“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對學生關注的返校時間、研究生複試、論文答辯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積極探索“線上黨建”新模式,導師和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帶頭開展線上“三會一課”,黨建抗“疫”兩手抓,将疫情大考變成“思政大課”。精心打造思政工作隊伍的“信仰公開課”系列課程。組織6個學院的團委書記和18名學生,通過雲端直播與學生共話戰“疫”故事,從多個維度帶領學生共同理解疫情防控,引起強烈共鳴,課程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在線參與,十幾萬條正能量彈幕刷屏。開展線上“形勢與政策課”,組織輔導員開展戰“疫”月講評,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共開展線上戰“疫”月講評60餘次。思政教師、生涯導師、心理教師集體備課,10餘名資深思政專家、黨政領導點評指導,将當前疫情防控鮮活素材融入講評内容,教育引導學生理性思考、保持身心健康,激發青年學生自覺擔當作為。

今後,學校将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實施好《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不斷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為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作出南航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南航新聞網   編輯:呂帆)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