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農曆庚子年,新冠病毒肆虐中國。在舉國上下萬衆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南航廣大同學無論身在何方,都盼望這場抗“疫”戰争早日獲勝,也許很多同學正在以各種方式參加這場庚子戰“疫”。為了彰顯南航學子與全國人民一道,衆志成城、同舟共濟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戰争的信心與決心,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擔當與風采,向全社會積極傳播正能量,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特舉辦“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征文活動。
伟德bevictor中文版網站特開設“我眼中的庚子戰‘疫’”專欄,刊發廣大同學的優秀作品。本期特刊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佘雨桐同學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2019年的春節,這本該是我們全體中國人民享受團圓與祥和的幸福時光,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片平靜。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這可怖的字眼猶如一把死神的鐮刀,收割着無辜的生命。從武漢這座城市開始,疫情一時間席卷了整片中華大地,毫無疑問的,最初的那段時光是至暗的,但幸運的是,我們民衆的背後有偉大的祖國,在黨和國家的号召下,一場艱苦卓絕的,史詩一般的戰“疫”如火如荼的打響了,全國人民衆志成城,萬衆一心,為了挽救生命,竭盡所能,我們在這抗疫的曆程中見證到了許多,不隻是悲痛,更有凝聚,更有高尚。
我曾困惑,為什麼在寫這篇文章或者說在談及這場戰“疫”之時,總是有一種難以平複的激動之情在自己胸中波濤洶湧,甚至就像是一種熱血,因為以我本人來講,我并不處在這次疫情波及最大的地區,我所生活的江蘇省也可以說是全國受疫情影響相對較輕的地區,自己居住的地級市也處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我對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可以說隻有“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戴好口罩”,這些簡單的事情便是我對疫情的無聲戰鬥。後來我想通了,這些小事一個人做到很容易,十個人做到也很容易,甚至一百一千個人也是輕而易舉,但是當這個數字擴大到14億時,那簡直就像是不可能事件,但是事實是,我們做到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牽動着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當我們通過電視,網絡等各種渠道看到身在武漢,身在湖北,身在病毒魔爪之下的同胞時,我們的内心是在流淚的,我們面對病毒的決心不需要借助豪言壯語來傳遞,深知病毒傳染性的普通民衆背負着責任感自覺隔離在家中,我認為這是這場戰“疫”中最強大的力量,我們每一位響應國家号召的民衆都是不可或缺的,我看到了民族團結精神的光輝,如此耀眼而美麗。
逆行者,這原本表達貶義的名詞,在這場戰“疫”中卻成為了最美麗的字眼,無論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還是為了保護民衆生命安全赴身武漢的官兵,甚至是為了保障武漢以及湖北各地物資的普通工作者,他們向着死亡的威脅逆行,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退縮與膽怯,這樣的逆行,向着黑暗,卻帶着光明。我們的媒體盡職盡責地報道抗擊疫情的進展,對全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負責,信息透明公開,時刻保持開放合作的态度,展現着大國的國際責任感,我們的雷神火神在其他國家的眼中和奇迹别無二樣;我們的醫護人員因為長期的工作累倒在一線,全世界人民都能通過報道看到醫者仁心;我們的處理措施果斷而有效,世界衛生組織都深表贊揚。透過這場戰“疫”我們能看到我們的國家如今是如此的強大而又令人尊敬,我們身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時刻也不能丢棄。
痛苦的背後總會有溫暖的存在。武漢醫護人員防護背後是天真孩童一般的加油話語,他們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全世界各地同胞送來的慰問品,内心如同春風化雨。全國的企業都在無償地捐獻力所能及的物資,全國各地每天都上演着為武漢,為湖北祈福地感動瞬間。我們通過網絡的橋梁看到,英國的小朋友們用生澀的中文唱響《讓世界充滿愛》為中國加油,來自日本的口罩物資上用中文書寫着“與子同袍,豈曰無衣”,過往的隔閡在這一刻被人性的溫暖徹底融化,這樣的感動,每天都在上演,我們能見證這一切是多麼幸運而又美好。
不知不覺,已經春暖花開,堅冰不再,中華大地上的戰“疫”已經接近尾聲,這短短的3個月時間,我們中國人民跨過了千山萬水,見證了時代的贊歌,取得了傲人的勝利,當今世界新冠疫情的局勢還不容樂觀,我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曾受到來自各方的支援,現在是我們中國報答恩情的時候了,無論是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我們都願意伸出援手,放下所有成見,但求這一場考驗我們人類的災難盡快消散,願所有的一切都複歸平常。
班級 1618001 學号 161810213 姓名 佘雨桐
指導老師:陳紅桂
(編輯:呂帆)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