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新華日報》“思想周刊”刊發我院院長王智教授的文章《人民至上是行動密鑰》,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真實記錄了中國抗疫的艱辛曆程。但凡秉持客觀公允、科學理性态度的人們,都會公認中國抗疫行動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公認中國抗疫方案對于世界的巨大價值。但也有人心存疑問,在這一世紀大災面前,中國行動取得如此成效的原因何在?原因千萬條,關鍵在一條,就是“人民至上”。這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決定性成果的密鑰,以及更廣意義上中國發展的密鑰。
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産黨的本質特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總結,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一個勇擔民族複興曆史大任、一個必将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間奇迹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因此,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産黨革命與執政的鐵律。近百年峥嵘曆史,歸結起來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概括的,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進一步做出重大論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體現中國共産黨的本質特性。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必然是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且,越是在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越能體現中國共産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引領。
中國抗疫鬥争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決定了中國決不能将人群分成三六九等。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人,不管民族、地區和職業,無論是幼童、老人還是青壯年。白皮書指出,中國采取一切措施,不計一切代價,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要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這場世紀大災面前,勢必要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即中國的主體,就是人民;這種“不惜一切代價”的中國行動,要去奮戰捍衛的,也正是人民本身。也正如白皮書所指出,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舉全國之力,快速有效調動全國資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英國《柳葉刀》社論認為,“中國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社會和經濟代價,中國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從而在國民健康與經濟保護之間獲得最佳平衡”。我們知道,在疫情高峰時刻,“平衡”何其之難。中國的回答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襲,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重大時刻,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始終以對人民負責、對生命負責的鮮明态度,準确分析和把握形勢,既多方考量、慎之又慎,又及時出手、堅決果敢,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權、健康權。疫情暴發後,以甯可一段時間内經濟下滑甚至短期“停擺”,也要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的巨大勇氣,在人民生命和經濟利益之間果斷抉擇生命至上。
人民是中國行動的力量源泉。人民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無論是在繁雜重複的日常生活還是在波瀾壯闊的抗争場域,無論是默默無聞的凡人還是高光閃亮的英雄,都在诠釋“人民何在”。中國抗疫鬥争的最大底氣和力量源泉是人民。人民至上,正是來自人民本身的自覺行動。在過去幾個月,14億中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崗位分工,都自覺投入抗擊疫情的人民戰争,堅韌團結、和衷共濟,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14億中國人民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士。在隻能前進、不能後退的戰疫大旗下,有殚精竭慮、運籌帷幄者;有無畏逆行、前線忘我者;有夙興夜寐、服務大衆者。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武漢人民、湖北人民顧全大局、頑強不屈,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海關關員、基層幹部、下沉幹部不辭辛勞、日夜值守,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企業員工、新聞工作者、志願者等各行各業工作者敬業奉獻、任勞任怨,浩蕩彙聚,共同築起生命長城。
而這些,并不僅僅隻記錄在這個薄薄的白皮書中,更銘刻在這場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的抗疫鬥争中。人民偉力,在這場艱苦戰疫中,被每個人親身感知與體認。一場大考,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中國治理能力和綜合國力,以及更大意義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就體現在人民行動中。
(作者為伟德bevictor中文版院長)
(編輯/呂帆)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