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

當前位置:首頁  思政課教學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發布時間:2020-08-31作者: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責任編輯:供圖:審核:浏覽次數:1251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志将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習近平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線教師。首先,我向在座各位老師,向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緻以誠摯的問候!

古人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現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曆教育在校生達到2.7億,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态,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蒙以養正,聖功也。”就是說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确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下面,我就幾個問題講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第一個問題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重大


我們黨曆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在紅軍大學、蘇維埃大學、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等高校開設“黨的建設”、“中國革命運動史”、“馬列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等課程,在列甯小學開設“社會工作”課程,在解放區的小學、陝甘甯邊區的中學開設“政治常識”課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就把“中國革命常識”、“共同綱領”列入中學教學計劃,在高校開設“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論與曆史唯物論”等課程,強調中高等學校政治理論課的任務是用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青年,培養堅強的革命接班人。我上中學時,學的政治課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書上講的“熱愛生産勞動,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富強的社會主義祖國”,“立雄心壯志,做革命的接班人”等,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選擇。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先後出台10多個關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對思政課建設提出明确要求,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發 盛佳鵬/攝


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我就思政課建設多次講過意見。我對教育工作在這方面強調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強調,但思政課建設我必須更多強調。針對義務教育階段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曆史三科教材建設,我提出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态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我們培養人的目标是什麼要搞清楚,現在非常明确堅定地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4年,我在上海考察期間說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點人群;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考察時提出,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2016年,我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我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内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等等。2018年五四前夕,我在北京大學專門考察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今年年初,我去南開大學時也強調了思政課建設。


2019年9月1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王滬甯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高度來對待。我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而努力。未來30年,我們培養的人要能夠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偉業。這就是教育的曆史責任。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人的成長、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跟人的生理發育一樣,所以要把這幾個階段都鋪陳好。

“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要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随着我國日益擴大開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國同世界的聯系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态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争也更加複雜。學校是意識形态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桃花源。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

這些年來,思政課建設成效是顯著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師樂教善教、潛心育人,教師隊伍規模和素質穩步提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初顯成效。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思政課建設中的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有的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課堂教學效果還需要提升,教學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内容還不夠鮮活,針對性、可讀性、實效性有待增強;教師選配和培養工作還存在短闆,隊伍結構還要優化,整體素質還要提升;體制機制還有待完善,評價和支持體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深化;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課建設還相對薄弱;各類課程同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還有待增強,教師的教書育人意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

辦好思政課,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教師本身都不信,還怎麼教學生?我們應該有信心辦好思政課。黨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态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們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體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當前這個發展階段中國共産黨曆史性提出來的。還有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我們通過守正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守正就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但不是刻舟求劍,還要往前發展、與時俱進,否則就是僵化的、陳舊的、過時的。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為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有了這些基礎和條件,有了我們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個問題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講好思政課不容易,因為這個課要求高。在浙江工作時,我給大學生講過思政課,當時我要求浙江省委班子成員都到大學去講課,而且都聯系一所大學,我就聯系浙大。我在福建工作時也去講過。思政課教學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和黨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内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涉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等。這樣的特殊性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國内外形勢、黨和國家工作任務發展變化較快,思政課教學内容要跟上時代,隻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思政課上學生會提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往往涉及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把這些問題講清楚講透徹并不容易。我們這個國家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不斷探索中完善的,現在确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黨成立90多年來,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的,曆經坎坷,也走了些彎路,也出現了像“十年浩劫”這樣的情況。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把握住,像《國際歌》中唱的那樣,我們黨也不是神仙皇帝,在摸索中前進肯定會有失誤,不要因為有這些失誤就喪失對黨的信念,動搖對我們所秉持的理想信念的堅定性。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16日上午,習近平在内蒙古大學圖書館同學生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發奮圖強。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教師承載着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說過,“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今天,我想進一步談談思政課教師素養的問題。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在廣州考察暨南大學時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學生交流。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一,政治要強。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理想信念問題。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隻有首先在思政課教師心中紮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思政課教師隻有自己信仰堅定,對所講内容高度認同,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範,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教師是釋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講出來的東西不會是充分堅定、富有感染力的。

第二,情懷要深。思政課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隻有打動學生,才能引導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展現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我為什麼對焦裕祿那麼一往情深,就是因為我在上初中一年級時,當時宣傳焦裕祿的事迹,我的政治課老師在講述焦裕祿的事迹時數度哽咽,一度講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講到焦裕祿肝癌最嚴重時把藤椅給頂破了,我聽了很受震撼。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心裡裝着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要有傳道情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投入真情實感,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有執着追求。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着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第三,思維要新。思政課要教會學生科學的思維。思政課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該隻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觀察認識當代世界、當代中國的立場、觀點、方法。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非常有創造性的工作,要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善于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善于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關鍵、找準重點、闡明規律,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在教學中可以讨論問題,更要講清楚成績;可以批評不良社會現象,更要引導學生正面思考;可以講社會主義建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更要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前景充滿信心。無論怎麼講,最終都要落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确的思維方法上來。

第四,視野要廣。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知識。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學生經常會把國外的事情同國内的情況聯系起來,這個過程就會産生一些疑惑。學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課要講清楚的重點。要善于利用國内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鑒别中明辨是非。還要有曆史視野。曆史是最好的老師。思政課教師的曆史視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要有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争史,要有中國共産黨近100年的奮鬥史,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發展史,要有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要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

第五,自律要嚴。思政課教師對自己要求要嚴格,既要遵守教學紀律,也要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課上課下一緻、網上網下一緻,不能在課上講得不錯、卻在課下亂講,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表現不錯、卻在網上亂說。思政課教師掌握着課堂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一定要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遵守紀律,不意味着不能講矛盾、碰問題。有的教師怵于思政課的意識形态屬性,擔心禍從口出,總是繞開問題講、避開難點講。隻要堅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觀看問題,就不用擔心在政治上出問題。要給教師充分的信任,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赢得學生。要有學識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赢得學生。思想要有境界,語言也要有魅力,從教師的話語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人格和學識。要自覺做到修身修為,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陽明那樣“誠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





友情鍊接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将軍大道29号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