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中國社會科學網: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門看家本領

發布時間:2020-11-12作者: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責任編輯:供圖:審核:浏覽次數:929

      11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中國社會科學網、學習強國等轉發我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何畏教授的文章《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門看家本領》,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整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是共産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别是高級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曆史新篇章”。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門看家本領。

    首先,自覺領悟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永遠堅持共産主義的理想信念。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之上。曆史唯物主義揭示出,共産主義是曆史的必然。當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生産資料私有制成為社會的普遍存在。但是,由于生産的社會化發展,生産力同生産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貧富分化的加劇導緻以商品過剩為表現形式的經濟危機成為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頑疾,從而使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成為曆史的必然。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這一曆史必然不是自然而然,而是通過無産階級在自己政黨的領導下,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并走向共産主義的曆史使命。共産黨之所以曆經磨難不斷壯大,就在于她堅信共産主義理想,堅守共産主義信念,堅持為共産主義奮鬥。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産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共産主義理想之“高”,既在于它是共産黨的立黨之本,也在于它的實現是一個艱巨的、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代共産黨人百折不撓、接續奮鬥,共同繪就人類曆史上的壯美長卷。

     其次,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始終秉持價值取向的人民立場。共産黨人價值觀的核心,就是人民利益至上。曆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同時也應當是曆史進程的主導者、曆史進步成果的享有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黨在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持和擁護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确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邁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曆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人民是中國共産黨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衆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面向新時代,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隻有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堅如磐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發展壯大,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得到保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才能步履铿锵。
     再次,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持續修煉完善自我的心神定力。哲學是人類的智慧之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共産黨人的智慧之學,也是每個人實現價值、成就事業的智慧之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告訴我們,宇宙無限,曆史無涯,在自然過程意義上,每個人都是曆史的過客,猶如滄海一粟,萬世一瞬。但是,曆史又是衆多人參與創造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曆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産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産生出一個合力,即曆史結果”。人與人之間的區别就在于:在這種合力造就的曆史結果中,有的人力量大,有的人力量小;有的人推動了曆史的發展,有的人阻礙了曆史的進步。在曆史長河中,聲名顯赫的曆史偉人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的芸芸衆生。曆史一再證明,那些服務于國家、社會和人民的人,即便角色或崗位再平凡,也可以成就非凡的人生。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
     最後,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不斷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方法論是世界觀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實踐運用。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唯物辯證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是辯證法的核心。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的,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既不能無視矛盾,也不能畏懼矛盾,而應當主動地發現矛盾、認識矛盾、解決矛盾,社會正是在矛盾的産生與解決中發展的。同時,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往往又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既要關注分析矛盾的結構地位,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要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效處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根本屬性是矛盾的對立性和統一性。當我們遇到任何矛盾,都應分析矛盾的對立性如何、統一性在哪裡。在對立性問題上,要堅持底線思維,守住原則界線,促使矛盾轉化;在統一性問題上,要努力找準和擴大利益交彙點,在對立中尋求統一。
   (作者系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

(編輯:馬曉萌)

友情鍊接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将軍大道29号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