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學院新聞

能源與動力學院聯合伟德bevictor中文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赴重慶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

發布時間:2023-07-28作者: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責任編輯:供圖:審核:浏覽次數:488

為進一步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落實好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通知要求,紮實做好大興調查研究和黨建共建,拓展、拓寬、拓深就業崗位,720日至723日,能源與動力學院、伟德bevictor中文版和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師生一行12人赴重慶五家單位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暨“國防企業面對面”活動,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樊小傑、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委副書記阙愚、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思辰、輔導員和碩博學生代表參加調研。




調研團先後走訪了兵器裝備集團重慶長安望江工業有限公司、兵器工業集團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重慶分局、重慶機場集團、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西南分所。兵器裝備集團重慶長安望江工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年明、兵器工業集團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李小剛、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重慶分局局長陳立、重慶機場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姜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西南分所總經理助理伍昆侖等領導參加。調研團一行通過情景研學,深入學習軍工文化和民航精神,激發學生挺起“軍工脊梁”,鑄牢“信念燈塔”,堅定航空報國志向;通過座談交流,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情況,聽取各單位對我校學生專業教育、素質能力培養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座談會上,校企雙方圍繞目标定位、人才培養、就業指導、産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雙方一緻表示,希望通過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建立三大機制:一是常态化溝通交流的機制,不斷探索合作的發力點、耦合點、融合點;二是人才培養合作的機制,打通學生職業發展通道,開展校企宣講周、企業開放周、實習實踐周和入職适應周;三是科研創新的機制,以“挑戰杯”、“互聯網+”等比賽為契機,實現黨建思政和科技業務充分融合。



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通過設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搭建就業聯動教研微平台,形成了“學校指導—學院主導—系部落實—全員推動”的就業聯動體系。本次活動是落實上級部門“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推動訪企拓崗工作走深走實的具體舉措。未來,學院還将持續加強校企戰略合作,優化就業育人培養體系,拓寬就業育人優質平台,延展就業育人實踐内涵,發揮訪企拓崗育人實效,為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保駕護航。


随行學生心得體會


潘睿豐-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生


來到重慶,參觀了兵器集團長安望江、建設工業、電子五所等國防軍工與民航單位,我深深感受到了國防企業共同的紅色基因,在長安集團從最初的上海洋炮局曆經多次西遷來到重慶的故事中,了解到了老一輩軍工人為了保衛祖國作出的巨大犧牲。作為一名能動學院的學生,要學習老一輩國防人為國奉獻的精神内涵,将紅色基因化作科研學習的内生動力,将來投身國防事業,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自己的貢獻!


李文-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


這次國防企業面對面活動讓我收貨頗多,通過實地參觀和座談交流,我更加了解了國防科技行業的發展狀況,深刻領悟了現代化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作為我國現代化軍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兵器集團擁有技術精湛的研究團隊、一流的裝備設施和先進的生産工藝,我深感民族國防工業的發展和壯大,也更加堅定了我在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領域深耕并為之奉獻青春的理想和抱負。


馮範傑-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生


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能源與動力學院組織的重慶訪企拓崗活動。活動中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各種兵器槍炮,讓我内心十分震撼。通過校友座談交流,我對軍工企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體會到了國防建設的不易。作為南航能源與動力學院的一名研究生,我深感應該胸懷航空報國之志,艱苦奮鬥,為祖國的國防事業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嚴俊偉-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生


很榮幸參加了此次暑期企業走訪活動,讓我能夠有機會走進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與面對面交流。在重慶長安望江與重慶建設工業有限公司,我們參觀了企業的曆史文化展廳,深刻感受到了山城兵工企業與南航之間深厚的曆史淵源:他們擁有着同樣的紅色基因,都在默默為國防工業建設做着突出貢獻。本次的參觀交流,極大拓寬了我的視野,讓我了解到更廣闊的就業前景與更多的發展機遇,希望可以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友情鍊接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将軍大道29号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