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校黨委書記單忠德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國”為題,講授專題思政課暨形勢與政策課。來自自動化學院2021級本科生、伟德bevictor中文版青年教師代表等300餘名師生參加學習。
單忠德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重要論述的認識思考,帶領大家系統分析了世界主要制造強國建設進程,詳細分析了數字賦能技術裝備的國際發展情況,結合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典型案例,介紹了南航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創新實踐,并對新型工業化賦能強國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他重點講解了2022年世界主要國家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變化情況,闡述了近三年世界主要國家制造強國發展進程,并對制造業重點領域産品和技術取得的主要進展和未來幾年的重點創新方向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發展信心、創新信心,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制造能力與智能化水平,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更多的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他勉勵同學們要厚植家國情懷,緊貼強國強軍需要,牢記囑托、堅定信心,觀大勢、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強化使命擔當、練就過硬本領,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課程結束後,他與青年教師代表面對面交流。他表示,當一名老師是一輩子的幸福,當好一名好老師需要一輩子的努力,希望大家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靜心潛心教書育人,培養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争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學校将持續為教師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更好賦能青年教師發展,讓廣大教師安心教書、用心育人、潛心科研、舒心生活。
據悉,“形勢與政策”課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确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幹意見》(教社科〔2018〕1号),學校伟德bevictor中文版專門成立形勢與政策課教研中心,每學期開展集體備課,形成相對統一的教學專題和課件。形勢與政策課每學期8個課時,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每學期有1.6萬餘名同學進行線上線下學習。
聽完這門課,師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一起來看看師生們的學習收獲吧!
通過這門課程,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強化創新賦能,激活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動力引擎”,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南航自動化學院的本科生,我們應當發揚創新精神,勇擔時代重任,躬身入局,為制造強國不懈奮鬥、久久為功。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21級本科生 陳笑妍
這門課讓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對國内外的工業發展的形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到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科技的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标,以及目前還存在的相關差距。作為工科學生,我深感使命榮光、責任重大,我将打好專業基礎,踐行科研精神,利用南航給予的平台,培育創新創業的自信心和想象力,為制造強國目标貢獻力量。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21級本科生 錢焜
這次“形勢與政策”課上,我有幸聽到了單書記對于中國工業發展成就現狀的講解。作為一名工科生,中國工業發展的日新月異讓我深感鼓舞、倍感振奮。這堂生動的思政公開課讓我更加堅定要努力學習,不負國家的培養,不負學校的期待,為新型工業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2021級本科生 吉心儀
單書記的這堂精彩的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在師德師風方面為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而且在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上為青年教師指明了方向。講座内容豐富、邏輯完整、思想深邃,這種敬業态度和躬耕精神令我們每位老師欽佩。單書記的課堂切實貫徹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不僅在教學設計上注重将國家重大戰略與學生專業實際緊密結合,而且注重教學相長、師生從遊,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領學生發展。
——青年教師 陳子烨
我有幸參加了校黨委書記單忠德院士主講的形勢與政策課程,這對我們思政課年輕老師如何上好這門課很有啟發。單院士立足國際視野來定位中國的工業化建設,聚焦國家戰略來論述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性,并結合國家級重大課題展示了我國數字化制造的前沿動态。單院士的講座旁征博引、生動有趣,在對學生的諄諄教導中開拓了青年學生的視野、助推着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從單院士的講座中,我不僅看到了“大先生”的風範,更看到了“大情懷”的擔當。
——青年教師 孫沐芸
單書記的形勢政策課立足宏觀和微觀雙重視角,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系統講授了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建設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大意義,深入剖析了南航在制造強國建設中的機遇與使命。講座既立足南航又面向社會,既縱觀曆史又展望未來,不僅對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和“藍色夢想”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而且對于我們青年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和科研都極具啟發意義。
——青年教師 徐坤
( 編輯:黃家玲)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